今年已过去四分之三,立足科技行业,除非“常温超导”被正式证实确实可行,否则今年的最热科技词汇非“生成式AI”莫属。当下,一家科技企业不涉足大模型,不涉足生成式AI,就仿佛已在“科技战争”中OUT。
用户侧,对生成式AI的态度也是“积极”的。据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最近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:有四分之三的受访CEO认为,部署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。正当人们对大模型“趋之若鹜”的时候,IBM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新路径。
“模型”不是越大越好
过去的8个月里,各类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无论是消费端的,还是企业级的,各行业都在拥抱生成式AI,享受着AI带来的红利与便利。但对于企业而言,大模型真的是越大越全越好么?
答案是“不尽然”。近年来,各行业的企业都在寻找一条“降本增效”的道路。大而全的大模型虽然在初始阶段能带来比较显著的效率提升,但从长远上看,大模型对算力的消耗,以及后续扩展能力的成本及时间,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。针对此,笔者认为企业级大模型更需要“小而精”,只需要“喂”给AI企业垂直领域的相关数据,让AI真正做到“术业有专攻”,才能以最低的成本,实现最大的价值。
对此,IBM以及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、研发中心总经理谢东也有着相同的看法,谢东在近日举办的IBM watsonx大中华区发布会上表示,对于企业而言,应用模型的目的是希望其能以较低的成本,解决特定的问题,“对于企业级应用而言,模型反而是越小越好,因为越小越灵活,越小成本越低。”谢东指出。
也正是为了满足企业级用户对于生成式AI的迫切需求,IBM希望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、使用企业自己的数据,为他们量身定制生成式AI解决方案和模型。并于近日正式在大中华区发布了IBM watsonx平台。
从“+AI”到“AI+”
AI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诞生了,而直到今年以前,业内更多的应用是“+AI”,利用AI技术赋能某项技术,或赋能某些领域。以今年为始,未来将迈入AI为先的“AI+”时代,谢东表示,现在,企业希望把AI技术应用到企业核心应用中,从而增强实际的生产力,整个行业也将从
数据为先的“+AI”时代,进入到AI为先的“AI+”时代。
IBM作为全球AI前沿技术和应用的重要参与者,早在AI诞生之初就深耕于行业中,1956年,IBM就利用AI技术实现了跳棋人机大战;1996-1997年,IBM深蓝计算机就能战胜国际象棋的顶尖高手;2011年、2019年,IBM实现从AI积累知识,到AI辩手的“质的飞跃”……
作为行业先驱者,IBM在这个时间点推出watsonx平台,看似“落后”业界,但深析过watsonx平台的能力后,不难发现,watsonx平台将生成式AI从C端用户,引向了B端,重新定义了生成式AI企业级应用。
一项数字技术,真正核心的价值不仅在于消费侧的应用,企业级应用的推广,才能实现这项数字技术真正的价值。在这个时间节点,watsonx平台推出,无疑是为生成式AI企业级应用开创了先河,凭借深耕AI领域数十年来的经验,并以混合云+AI为未来发展理念,在
这场混合云“加时赛”中,以watsonx平台为核心,AI势必将成为IBM未来核心的驱动力。
田鑫,专业的企业组网服务商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企业组网(SD-WAN、MPLS、云互联),业务云化、数据中心、网络安全、行业IT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。
更多相关内容推荐:我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 近5年平均增速超30%
我国算力总规模超过150 EFlops
中国联通研究院发布《算力时代的全光底座白皮书》
东数西算对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意义
“东数西算”启动一周年 数据中心分布有所改善
“东数西算”须统筹存力AI大模型迎来风口 算力需求爆发